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

内蒙古出现罕见奇迹,将黄河的水引入沙漠后,竟产生这般景象

抖音推荐 2025年07月21日 17:04 0 admin

黄河水,一边涨洪水,一边望沙漠;库布齐沙漠,一边盼绿洲,一边吃风沙。结果这俩“天灾”一凑到一块儿,竟整出个生态奇迹。内蒙古杭锦旗,原本黄河年年泛滥,沙漠年年吞地,牧民苦得咬牙。

2015年起,政府一拍板,干脆“引黄入沙”,把水直接灌进沙丘肚子里。没想到,这一灌,湿地出来了,湖泊浮起来了,连鸟也搬过来了。

草滩成了生境,牛羊成了产业,牧民腰包鼓起来。沙漠,从死地变活地。这事儿,说成“罕见奇迹”,绝对不过分。

内蒙古出现罕见奇迹,将黄河的水引入沙漠后,竟产生这般景象

水一动,沙发抖:黄河变绿,沙漠出鱼

2015年春,库布齐沙漠南缘第一次接到黄河凌汛水,引水点设在杭锦旗南岸总干渠口,日引水达30立方米每秒。工程实施前,库布齐南部地势低洼,风蚀裸露严重。

杭锦旗气象资料显示,年均风沙日超过90天,土壤表层年流失厚度达到0.4厘米。水来之后,低洼地带迅速形成片状湿地,浮泥托起青草,水面在一个月内扩展至8平方公里。

内蒙古出现罕见奇迹,将黄河的水引入沙漠后,竟产生这般景象

至2024年,杭锦旗累计引水4.9亿立方米,形成湿地面积接近100平方公里,其中稳定湖泊面积达11平方公里。

草滩环湖分布,岸边沙柳和芦苇自生,生物多样性迅速恢复。技术人员在2023年冬测得20余种自然恢复植物,观测到长期栖息水鸟种类超过10种。

引水带来的效应首先改变了畜牧业格局。原住牧民那仁满达胡在项目覆盖区扩建圈舍至600头规模,水源稳定后,自建饲草地30亩,年收益提升3倍以上。

当地政府发布的《杭锦旗生态产业发展通报》显示,项目区畜禽总量较2015年增长62%,70%以上养殖户由散养转为设施养殖。

内蒙古出现罕见奇迹,将黄河的水引入沙漠后,竟产生这般景象

引黄入沙首要目标是“治凌”。杭锦旗地处黄河“几字湾”南岸,年过境水量310亿立方米。凌汛期长达120天,河段封冻易堵,堤防溃决风险极高。

工程设计期内年均投入防凌抢险资金超过1000万元。引水项目实施后,凌汛压力明显下降,坝体维养频次减少,年度防汛调度次数下降至原先三分之一。

内蒙古出现罕见奇迹,将黄河的水引入沙漠后,竟产生这般景象

引水解决洪患的同时,又重塑了生态格局。黄河水与沙相遇,不再是灾,而是机遇。湿地变成生境,风沙开始“长草”。工程没用药,也没用膜,靠水冲沙、靠草扎根,靠的是系统联动。水到之处,沙不再狂。

生态成型以后,问题从水源调度转向功能拓展。

洪水治沙不是神话,是内蒙古人的“土办法”

2016年3月,引黄入沙一期工程全线通水,总长38.03公里的引水渠正式运转,17.35公里生态围堤成型。杭锦旗地形北高南低,水自南岸入沙,顺势下沉,自动汇集。

项目设计初衷是将黄河凌水引入沙漠低洼处,形成片状蓄水区,减轻凌汛对堤坝冲击,同时涵养地下水,调节局地气候。

内蒙古出现罕见奇迹,将黄河的水引入沙漠后,竟产生这般景象

技术人员通过定点遥感分析确认,项目区植被覆盖率在2016至2023年间提升了48.7%,风沙日均下降26%。

湿地形成后,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同步铺开。林草部门在项目区周边种植沙棘、沙柳等乡土植物,2022年实地调查中,存活率超过90%。

项目引水后,生态恢复带动了产业更新。2021年,杭锦旗成立生态文旅示范区,牧民开始尝试发展沙地生态渔业、观光农业。

杭锦旗东南部依托新建湿地开发种植观赏草、林下养鸡、沙地种葵,形成“引水—湿地—产业链”联动结构。

内蒙古出现罕见奇迹,将黄河的水引入沙漠后,竟产生这般景象

项目另一关键成果是土壤改性。杭锦旗农业站2023年检测显示,项目区沙丘地表盐分降低36%,有机质含量提升65%,原本不适宜耕作的流沙地逐步转为可控利用区。

2020年后,当地建立“生态湿地+防沙林带”双网融合区,推动退牧还草工程深度融合。

内蒙古出现罕见奇迹,将黄河的水引入沙漠后,竟产生这般景象

整个过程看起来缓慢,实则精密。引水不光是放水,更是调节、围堤、布渠、定位测流,所有细节环环相扣。水的调度不能乱,沙的改造不能急,树的生长不能催。项目能成,不靠豪言,只靠板凳坐十年冷的耐性。

技术已经稳定,产业开始发芽。下一步瞄准产业融合,新型能源利用成为突破口。

“水来沙不跑”,技术在左,规矩在右

杭锦旗库布齐治沙工程的系统化,关键在于“三道防线”:控牧限放、封沙禁扰、生态压顶。

2018年起,项目区全面禁牧,原放牧区划定为封育区,所有进出路口加装监控系统并设置围栏。违法放牧记录纳入信用系统,与惠牧政策挂钩,促使牧民主动转型。

内蒙古出现罕见奇迹,将黄河的水引入沙漠后,竟产生这般景象

沙地光伏是治理的又一突破口。2020年,杭锦旗引入国企投资,建成光伏治沙示范区2300亩,组件下方铺设防渗布层,顶部遮光,底部保水,形成“阴湿带”,菌类、苔藓、草本植物自主萌发。

光伏阵列之下,局地湿度上升0.8个百分点,表层温差降低2.6摄氏度,生物活动频次显著提升。

内蒙古出现罕见奇迹,将黄河的水引入沙漠后,竟产生这般景象

截至2024年,杭锦旗累计建成淤地坝70座,拦蓄泥沙总量达1580万吨,年均减少入黄泥沙7.94万吨。

坝体多采用重力坝结构,兼具挡水与蓄泥功能,为下游水质改善提供长期保障。坝体布局按“西部封禁、中部切割、北缘锁边、南部围堵”四轴推进,整体控制风沙路径。

项目区管理标准亦全面信息化。2021年杭锦旗上线“数字沙漠”平台,覆盖湿地水位、土壤湿度、植被生长、牲畜数量等25类数据,每日采集频次超过10万次,形成动态生态调度图。治理不再靠经验,而是靠数据模型决策。

内蒙古出现罕见奇迹,将黄河的水引入沙漠后,竟产生这般景象

水引进来了,规矩定下了,平台搭起来了,生态系统开始自己运转。风来了,有林挡;旱来了,有水调;人来了,有活干。沙漠曾经是禁区,如今开始讲秩序,搞结构,谋生计。

库布齐不说话,但它已经开始发绿光。

参考资料:

引黄入沙工程有多牛?内蒙古出现罕见奇迹!科普网.2024.5.9

黄河水引入沙漠后,内蒙古出现“罕见反应”,引黄入沙工程有多牛.一点资讯

库布其治沙:引入黄河凌汛期的水,带走了水患与旱难.澎湃新闻.2018.9.7

发表评论

瑞纳视察 网站地图 Copyright © 2013-2024 瑞纳视察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