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:“伏天热不热,就看头伏”,明日头伏,今年伏天会热到哭?早了解!不知不觉间,三伏天将至。今年入伏时间是7月20日,正值农历六月廿六,刚好处在小暑与...
2025-07-19 0
导读:“伏天热不热,就看头伏”,明日头伏,今年伏天会热到哭?早了解!
不知不觉间,三伏天将至。今年入伏时间是7月20日,正值农历六月廿六,刚好处在小暑与处暑之间,俗话有言“热在三伏,冷在三九”,一年最热的阶段,就从这一天拉开帷幕。
所谓“三伏”,分为初伏、中伏、末伏,是从夏至后的第三个“庚日”算起,一年之中仅此一段气温最盛、湿气最重。古人称“伏者,阴气将起”,意思是阳气虽强,阴气已潜藏于下。
伏天的炎热,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热量日积月累,“地气蒸腾、暑气难消”,加上湿度大、风速低,才让人倍感闷热难耐。
今年立秋在8月7日,恰好夹在三伏之中。“秋未入而暑未尽”,也预示着今年秋凉来得偏晚,高温将持续到末伏结束,热意绵长,须提早做好准备。
每年三伏天的起止,古人早有推算方法。按照“夏至三庚便入伏”的说法,2025年夏至是6月21日,第三个庚日落在7月20日,也就成了今年头伏的开始。
头伏从7月20日到29日,共10天;接着是中伏,从7月30日持续到8月8日,这一段最热,湿热交织。“热在三伏”,说的正是这段日子气温高、闷湿重。
等到8月7日立秋,“秋后一庚入末伏”,8月9日恰逢庚日,今年的末伏就从那天开始,一直到8月18日,为期10天,属于暑气回落的尾声。
三伏分明,各有节序,从头伏起步,中伏最烈,末伏收尾。整整三十天,高温不退,一句“汗落如雨,暑热难挡”正好道出这段日子的气象特征。
因此,今年三伏天时间表来了,如下:
7月20日至7月29日为头伏,共10天;
7月30日至8月8日为中伏,共10天;
8月9日至8月18日为末伏,共10天。
按照农历推算,今年7月20日入伏,正值六月廿六。老一辈有句俗话说:“公伏凶,母伏爽”,讲的就是入伏日的奇偶与天气冷热的关系。
所谓“母伏”,就是入伏日在双数。这种年份,往往暑气不至极端,炎热中略带缓和。今年是六月廿六入伏,属“母伏”,从经验来看,高温虽在,却不至难耐。
三伏天向来湿热难躲,不过“母伏”年份气候略显温和。虽无凉意,却也不至于“日头似火,晒石开花”,让人喘不过气来。
由此来看,今年的三伏天虽仍属酷暑时节,但“热而不毒”,或许更适宜出行与作业。正所谓“天有常道,物有节气”,规律之间自有一份从容可循。
故,虽无现代气象手段,老祖宗却靠经验和观察,总结出不少识天察地的办法,能提前预判冷暖,安排农事。农村常有句老话:“伏天热不热,就看头伏”,这到底是啥意思?明日7月20日头伏,今年伏天会热到哭?不妨看看农谚怎么说。
今年7月20日是“头伏”,恰好也是农历六月廿六,属双数,民间称之为“母伏头”。老一辈常说,“母伏爽,公伏凶”,意思是母伏年份相对凉爽,暑气不至极端。
更巧的是,今年的头伏当日就迎来降雨,俗语有云:“淋了母伏头,四十五天阴。”这话虽不作定论,却反映出人们通过经验总结出的天气规律。
所谓“母伏逢雨,后期多阴”,正是说三伏初期若有雨水打头阵,往往预示接下来伏天湿气偏重,降雨偏多,热气虽有,却不至蒸烤难耐。
从节气节律来看,三伏时段虽处高温期,但“雨水调气”,对农作、生活都有缓解之效。正如古人云:“天地有常,阴阳调和”,顺时而行,自可安然度夏。
今年7月20日正式入伏,紧接着8月7日立秋,而末伏是在8月9日开始。也就是说,立秋之后还有12天的伏天,这种情况被称为“秋包伏”,民间有说法:“秋包伏,热得哭”。
所谓“伏包秋”是说立秋当天就是末伏首日,这样的年份三伏天常在立秋之后迅速结束,凉意较早;而“秋包伏”则表示伏天压在立秋之后,往往炎热持续,暑气难消。
“秋包伏”年里,常见立秋不降温,反倒热上加热。这正应了另一句俗话:“秋老虎猛扑人,三伏热更深”。不过今年包的时间不长,只有12天,因此秋后的暑气虽烈,恐怕也难持久。
话虽如此,短暂的“秋老虎”仍不可小觑。如古人云:“暑退秋犹在,风高莫贪凉”,说明立秋虽至,但天气变化仍有余热,仍需随时留意气候波动。
今年的头伏从7月20日开始,属于典型的“晚入伏”。民间常说“早入伏凉飕飕,晚入伏热死牛”,意思很直白,晚来的伏天,暑气往往更猛。
入伏时间的早晚,虽由节气和天干地支决定,但老话里留下的经验之谈,不乏气候节律的观察。正如“火伞高张三伏现”,一旦晚入伏,热浪往往来得更持久也更猛烈。
2025年头伏对上农历六月廿六,三伏刚至就直逼七月末,预示着中伏和末伏大概率会赶上暑气最盛的时候。可见今年虽为“母伏”,但热情丝毫不减。
不过话说回来,暑虽酷,但“三伏似蒸笼,出门汗如雨”,这也正是夏季的本色。正如古人提醒:“大热不过伏,天高任鸟飞”,该防的热,仍要从容应对。
今年头伏是7月20日,农历六月廿六,刚好是个双数日子。民间有句老话,“入伏逢单,伏里盖棉;伏逢双,热死老牛”,说的就是这天的日子数,可能对应着后头的气候走势。
古人通过节令变化总结经验,认为入伏若逢单数,往往阴雨连绵、清凉不少;若逢双日,暑热强烈,连牛都受不了。虽有夸张成分,但也折射出对三伏气候变幻的细致观察。
双数伏头,往往预示着“火云如烧”,日头毒、暑气重。尤其地面热量积聚快,容易形成闷热天气。人们常说“烈日炎炎似火烤”,大概就是这种感受。
不过也别太焦虑,三伏虽热,但也有规律。所谓“热在三伏,凉在三九”,一头热得够足,才能换来秋高气爽的收尾。这也是节气运转中别有意味的自然安排。
总结:明日7月20日头伏,老人说:“伏天热不热,就看头伏。”,虽说不是铁律,但却是古人经验积累的结果,有一定参考价值。农谚虽简,却不空,咱们还是该理性看待,你怎么看?
相关文章
导读:“伏天热不热,就看头伏”,明日头伏,今年伏天会热到哭?早了解!不知不觉间,三伏天将至。今年入伏时间是7月20日,正值农历六月廿六,刚好处在小暑与...
2025-07-19 0
夏天运动,有人强身,有人送命夏天天气热。很多人喜欢在户外运动。他们觉得流汗对身体好。出汗多,说明锻炼有效果。这是一种普遍的看法。人的身体有正常温度。这...
2025-07-19 0
7月14日,号称“小品之王”的陈佩斯投资的电影《戏台》在北京进行了首映。71岁高龄的陈佩斯为了筹备这部电影,可是投资了上亿元,几乎搭上他全部的资产就想...
2025-07-19 0
九三阅兵开幕前,台海对岸传来杂音,民进党当局竟然威胁抗战老兵不得前往,国台办慷慨陈词,痛斥民进党。今年是抗战胜利纪念80周年,9月3号北京将举行盛大的...
2025-07-19 0
印巴空战,歼10CE一战封神,成为了国际军购上的爆款战机,而被歼10CE击败的“阵风”战机,开始凉透了,马克龙政府“问罪”北京。印巴空战震动世界,巴基...
2025-07-19 0
极目新闻记者 付瞰著名相声演员杨少华7月9日去世,享年94岁。7月18日,有媒体报道称,杨少华的儿子杨议在前一天的直播中透露,“老爷子剩的现金不少,有...
2025-07-19 0
首先说一下,这款神器是手机端的,支持任何网页版,APP,小程序、群链接等等形式的平台,全程记录,全自动识别,悬浮窗显示,所有微信小程序和app平台,安...
2025-07-19 16
亲,你所查询的手机麻将总输是不是有鬼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,确实是有挂的,添加客服微信【】咨询,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牌都特别好,总是...
2025-07-19 11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