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网上都在传越南和中国要同时搞阅兵的事儿。中国说是9月3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,越南那边突然宣布要在前天也就是9月2日搞他们自己的大场面。这事一...
2025-07-20 0
老辈人讲那清朝皇上往承德避暑的那些事儿
咱老辈人常唠嗑,说如今这高铁飞机多方便,想去哪儿“嗖”地一下就到了。可您要搁清朝那会儿,皇上想从北京去承德避暑山庄躲个暑,那可真是一场实打实的长途跋涉。今儿个咱就掰开揉碎了,讲讲老祖宗们嘴里头,皇上家“搬家”的那些热闹事儿。
一、承德那地儿咋就成了皇上的“夏宫”?
要说这避暑山庄,那根子还得从康熙爷说起。当年康熙刚把南边三藩之乱平了,这屁股还没坐热乎呢,北边蒙古人又开始折腾。您想啊,这皇上哪儿能闲着?得琢磨着咋镇住这帮人。康熙一拍大腿,得了,咱在北边圈块地搞个“木兰围场”,让爱新觉罗家的子孙们练练骑射本事,顺便也给蒙古各部瞧瞧咱的实力。
可这木兰围场离北京有350公里呢,搁现在开车得仨多小时,那会儿全靠四条腿走路,咋整?康熙又下令,沿途修二十一座行宫,累了就住这儿。要说这热河行宫(也就是后来的避暑山庄),位置那叫一个绝——正好在京城和木兰围场中间,走一半儿的地儿。古人讲究个“中庸之道”,皇上更得端着“天子居中”的架子,就选这儿当歇脚点了。
可别以为就图个中间位置,这热河的风水那才叫绝呢。您听这名儿——热河,为啥叫这名?因为这儿有温泉啊!大冷天的,别的地儿河都冻得邦邦硬,这儿的河水直冒热气,跟烧开了似的。再加上周围有山有水,夏天凉快得很,冬天又有温泉取暖,简直是块宝地。康熙越瞧越喜欢,干脆在这儿大兴土木,从康熙四十二年开始,整整十年,盖起了“三十六景”。到了乾隆那会儿,孙子跟爷爷一样爱折腾,又花了十三年扩建成“七十二景”,这地儿算是彻底成了皇家的“夏宫”。
二、皇上出趟门,比搬家还热闹
现在人出个远门,拉个行李箱说走就走。可皇上出门那叫“巡幸”,阵仗大得能把人眼晃花。您琢磨琢磨,皇上皇后、皇子公主、文武大臣,再加上宫女太监、护军侍卫,浩浩荡荡好几千人,光行李就能装几大车。吃的喝的用的,连皇上睡觉的床板都得带着,生怕路上睡不惯。
就说交通工具吧,皇上一般坐轿子,八抬大轿那是标配,讲究个四平八稳。可后宫的娘娘们更金贵,坐的是骡车,车厢里铺着绸缎垫子,窗户上挂着纱帘,走起来“咯噔咯噔”的。皇子们呢,为了显身份,大多骑马,后边跟着俩小厮专门牵马递水。您说这队伍能走得快吗?光收拾行李就得小半天,每天顶多走个三十里地(差不多十五公里),放现在骑个自行车俩小时就到了,那会儿得晃悠一整天。
乾隆的《起居注》里记着呢,要是紧赶慢赶,不接见大臣、不游山玩水,从紫禁城到避暑山庄最快六天。第一天住顺义三家店,第二天住密云刘家庄,第三天住瑶亭,第四天到滦平,第五天住喀喇河屯,第六天总算到承德了。可这都是理想情况,皇上哪能这么消停?路上要是遇到个好风景,得停下来吟个诗;地方官听说皇上路过,早早就捧着奏折候着,见一面就得小半天。一来二去,十几天能到就算快的了。
三、从行宫到避暑山庄,藏着多少帝王心思
您当这二十一座行宫只是歇脚的地儿?错喽!每座行宫都藏着皇上的小心思。就说热河行宫为啥能“晋级”成避暑山庄吧,除了风水好,更重要的是战略位置。热河在清朝那是“关外四省”之一,往北能镇蒙古,往南能守京城,往东还能回东北老家。皇上心里头清楚,要是哪天京城出事儿了,往热河一撤,进可攻退可守,妥妥的“保命符”。
再说这一路的行宫,那都是按军事要塞修的。每座行宫周围都驻着兵,皇上住这儿比在紫禁城还安全。您想啊,两千多人的队伍,光护军就有好几百,夜里头轮岗的士兵能从行宫门口排到二里地外,蚊子都飞不进去一只。
还有那木兰围场,名义上是打猎,实则是军事演习。皇子们在这儿练骑射,大臣们跟着演兵,蒙古各部贵族也得跟着掺和,美其名曰“随围”。说白了,就是让他们瞧瞧大清的武力,别琢磨着闹事。所以皇上每年去避暑山庄,与其说是避暑,不如说是“移动办公”,一边歇着一边把军国大事办了,顺带还搞了外交,一举好几得。
四、老百姓眼里的“皇上出巡”
咱平头老百姓见不着皇上,但皇上出巡的热闹劲儿,可是十里八村都知道。头几天就有官兵下来“清道”,把路上的小商小贩全轰走,老百姓临街的窗户都得关上,不许随便瞅。等皇上的队伍来了,远远就能看见黄罗伞盖,前头仪仗队举着金瓜钺斧,跟画里头似的。
那时候老百姓背地里都唠:“皇上这一趟得花多少钱啊?”您还真别说,花销大得吓人。就拿行宫来说,每座行宫都得提前打扫得一尘不染,床上铺的被褥都是新做的,用完就扔。吃的更讲究,皇上每顿饭几十道菜,路上还得带厨子现做,食材都是从各地快马加鞭送来的。据说有一回乾隆路上想吃荔枝,底下人硬是用快马从福建运过来,累死好几匹马,就为了让皇上尝个鲜。
可老百姓也明白,皇上住避暑山庄的时候,北京的老百姓能稍微松快些——宫里用的柴火、水啥的,都改从承德周边取了,不用可着劲儿折腾京城百姓了。再说承德当地,因为皇上常来,慢慢热闹起来,成了个商贸重镇,老百姓做点小买卖,也能混口饭吃。
五、现如今再看避暑山庄,尽是老辈人的故事
如今咱去承德避暑山庄溜达,还能看见当年皇上住的“烟波致爽殿”,院子里那棵老槐树,说不定乾隆还在底下乘过凉呢。湖里的荷花还是老样子开得热闹,可再也见不着宫女们划着小船采莲蓬了。
有时候跟老一辈唠起这事儿,他们总说:“现在多好啊,想去承德坐高铁俩小时就到,皇上要是知道了,不得羡慕坏了?”可不是嘛,搁过去皇上六天的路,咱喝杯茶的工夫就到了。可老辈人嘴里的故事,比这高铁还快,一传就是几百年,让咱后人听着,还能想见当年皇上出巡的热闹场面,还有那热河行宫的山山水水,咋看都透着股子历史的味儿。
说到底,这避暑山庄不只是座老园子,里头藏着的,是老辈人对过去日子的念想,也是咱老祖宗们过日子的智慧——啥时候该享啥福,啥时候该办啥事儿,都在这一砖一瓦、一草一木里头呢。
相关文章
最近网上都在传越南和中国要同时搞阅兵的事儿。中国说是9月3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,越南那边突然宣布要在前天也就是9月2日搞他们自己的大场面。这事一...
2025-07-20 0
昨晚刷抖音,突然刷到一条消息:81岁的书法大师杨再春走了。老爷子走得挺安详,闺女握着他手说“累了就歇着吧”,他眼角一滴泪,血压慢慢归零。你猜怎么着?评...
2025-07-20 0
老辈人讲那清朝皇上往承德避暑的那些事儿咱老辈人常唠嗑,说如今这高铁飞机多方便,想去哪儿“嗖”地一下就到了。可您要搁清朝那会儿,皇上想从北京去承德避暑山...
2025-07-20 0
最近听说北京这边有好几个村子要开始征地了。先说怀柔雁栖镇的俩村——范各庄和下庄。这俩村都挨着雁栖湖,范各庄要搞文旅项目,下庄是生态保护。但补偿标准差不...
2025-07-20 0
7月14日,北京体彩举办“全民健身 公信同行”相约体彩见证全透明开奖活动,邀请大兴区、通州区的专管员代表、销售员代表走进中国体育彩票摇奖大厅,观摩当晚...
2025-07-20 0
头伏饺子卖疯了,预制菜厂家忙着数钱。今年头伏,我跑了趟北京最大的菜市场,好家伙,饺子摊前人挤人,跟春运似的。卖得最好的不是现包的,是预制饺子。一位摊主...
2025-07-20 0
盛夏“烤”验登场三伏天究竟怎么回事?从农谚到大数据,全面解读今年三伏天热浪袭来,2024年三伏天从何时开始?走在北京的大街上,人们手里的冰饮几乎没停过...
2025-07-20 0
发表评论